矫形器在脑瘫康复中的应用
》脑 性 瘫 痪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 )简称脑瘫,一般指出生前或围产期间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主要影响随意肌的活动。如肢体痉挛、姿势控制异常和不随意运动等,并可同时伴有癫痫、智力低下、语言和视觉障碍等。
》脑瘫患儿关节畸形发育的力学因素
生物力学观点认为,人体骨骼、关节、韧带、肌肉等组织的生长发育是与其受到的力相适应的。脑瘫患儿肌张力异常变化、痉挛、以及异常反射,改变了患儿受累肢体正常发育的力学环境,使骨关节畸形发育。畸形的下肢关节在承重时处于更为不利的受力状态,异常的下肢力线更加加剧了下肢畸形的发展。
1.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障碍
①运动模式异常;
②肌张力增高,肌牵拉反射增强;
③关节活动受限;
④肌肉痉挛或挛缩;
⑤骨、关节畸形;
⑥肢体力线异常;
⑦姿势异常;
⑧平衡能力差;
2.脑瘫患儿的肢体畸形
①髋关节: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脱位或半脱位、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等;
②膝关节:膝关节屈曲、膝关节反曲、膝外翻等;
③踝足:足下垂、马蹄足、尖足、内翻足、外翻平足等;
④肩关节内收、内旋;
⑤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
⑥腕关节屈曲;
⑦拇指屈曲、内收;
⑧脊柱侧弯;
》脑瘫康复应用矫形器治疗理念
由于小儿的大脑在不断地成熟和分化,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因此如能对患儿进行早期康复,不仅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改善异常姿势和运动,抑制异常反射,并且可以防止肌腱挛缩和骨关节畸形等合并症,从而降低致残率。
最彻底的张力抑制是通过手术和运动神经阻滞技术实现的。它们改变神经肌肉机制,从而改变肌张力。最近,大量理论研究证明,矫形器能够影响肌张力亢进,降低肌肉的反射性亢进亦称为保守性张力抑制作用。脑瘫矫形器的基本原理是应用生物力学原理,通过在体外对肢体施加作用力和控制关节运动,来达到改善人体姿势、运动和受力状况 ,抑制异常反射,防止挛缩和骨关节畸形,或代偿已丧失的运动功能。
1、脑瘫康复应用矫形器的目标是:
①辅助行走
②矫正畸形或对畸形的矫正进行巩固(特别是术后)
③影响肌张力
2.脑瘫矫形器的作用
①通过改善肢体承重和控制关节运动,抑制肌肉反射性痉挛;
②保持功能位,平衡肌力,恢复正常姿势,保持正常的下肢力线,预防畸形发生;或通过三点力原理矫正畸形。
③控制病理运动模式,改善身体姿势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
④限制异常运动,稳定关节,增强肢体的承重能力;
⑤辅助站立,改善步行;
⑥保持有效的坐位和站位平衡、以及功能性睡眠姿势;
⑦促进平衡感、协调感及反应能力的发展;
⑧辅助其它治疗手段,巩固和支持手术、药物治疗和体疗疗效;
⑨增强自信心,改善心理状态,促进全面康复。
3.脑瘫矫形器的应用原则
①根据个体症状与特征装配相应的矫形器;
②矫形器只能影响痉挛性收缩而不能消除之;
③只有限制了肌张力升高和病理反射活动的升高,装配矫形器才有意义。多余的和不适当的施力会强化病理性肌张力升高。这在硬性和矫正复位的矫形器中有可能发生。
》矫形器应用

适应症:
1、髋关节内收畸形、髋关节屈曲挛缩;
2、髋关节障碍,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位固定。
3、髋关节化脓性关节炎、结核等的固定止痛,防止畸形。
4、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术后的外展位固定保护。

适应症:
主要用于固定膝关节,采用特制复合板材,取型量身定制,
热塑成型。可根据需求内衬弹力软垫,清洁透气,穿戴方便。

适应症:
1、适用于踝部骨折脱位复位。
2、各种原因致足背屈肌无力麻痹性(松弛性)足下垂。
3、距下关节、踝关节、结核炎症等固定止痛。
4、踝部损伤,韧带损伤的固定保护。
5、先天性足部内、外翻畸形的矫正。
6、脑瘫引起的肌张力过高、行走不稳、关节变形、马蹄
内翻足、足下垂、内外八字脚、踝关节术后等。



